自私讓人快樂似神仙? 美研究:只要沒有罪惡感就可以

從小到大,父母和師長們總是告誡「做人不能自私」、「施比受更有福」,人生中的快樂也來自於此,但實際上真是如此嗎?根據美國最新公布的研究數據顯示,其實「自私」才是人類快樂的泉源,但前提是不會在自私的過程中感受到任何罪惡感。

根據英國《每日郵報》(Daily Mail)報導,雖然大家口中總是倡導慷慨大方或是利他主義(Altruism),但真正令人們感到快活的,莫過於專注追求自身利益。

來自於美國賓州大學(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)的心理學家喬納森‧柏曼(Jonathan Berman)和德柏拉‧斯摩爾(Deborah Small),日前找來216名大學生進行試驗,給每人3塊美金,一部分的人被要求捐給慈善機構,一部分則被告知可以自己留著,另一部分則交由學生自行選擇。

而研究結果顯示,可以留著3塊美金的受試者,開心程度遠高於其他2組,由此可見,令人感到滿足的關鍵在於沒有任何選擇餘地,可以放心的「自私」一下。

心裡學家柏曼表示,通常人們真的想做的事都出自於私心,但實際上真的會依循私心做事的人不多,因為會受到罪惡感的譴責。

原文: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12/10/16/91-2863440.htm

發表於 總論 | 發表迴響

水果加蔬菜等於快樂?

【24drs.com】若是性情乖戾或是心情不好,吃顆蘋果吧!或是吃根紅蘿蔔、香蕉也行,而且要每天吃。吃大量蔬果似乎能提升對生活的滿意度、心理健康、以及快樂。

有很多研究發現多吃蔬果與健康有關,像是降低心臟病與癌症風險、有助於維持體重、控制血壓等。但少有研究關心水果、蔬菜以及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。

研究人員分析了8萬名英國男女的飲食習慣後發現,吃越多蔬果的人越快樂,吃7份蔬果的人最快樂。英國Warwick醫學院的Sarah Stewart-Brown醫師表示,蔬果對心理與身體健康一樣好,是件非常好的事情。

Stewart-Brown醫師的團隊觀察2007-2010年的Welsh健康調查、2008-2009年的Scottish健康調查、以及2008年的英國健康調查數據,每種調查都是隨機抽取樣本。

共有8萬名男女回答有關每天攝取水果與蔬菜的問題,並說明運動習慣、職業、以及是否抽菸。另外,也要說明對生活的滿意度、心理健康、是否有心理疾病、快樂、神經質、以及心情低落。

Warwick大學的Andrew Oswald博士表示,吃越多(7-8份)就越快樂。這些調查將1份定義為大約3盎司,像是1顆小蘋果約有5盎司,但並未區分要吃哪些水果與蔬菜。

Stewart-Brown醫師表示,要更精準的量化效果是很困難的,例如,那些每天吃不到1份水果的人對生活的滿意度,是那些失業者對生活滿意度的三分之一,影響很大的。

研究人員表示,只有十分之一的英國人每天吃超過7份蔬果。在美國,營養與飲食學會建議成人依照性別與年齡,每天至少吃1.5-2杯水果以及2-3杯的蔬菜。但根據疾病管制中心統計,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達到標準。

這篇研究刊載在社交指標研究(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)中。

這篇研究的發現是相關性,但不是因果關係,蔬果如何讓人變得幸福目前未知,也有可能是因為快樂的人吃較多水果與蔬菜。剛開始,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蔬果給人更多能量而且他們較常運動,但即使考量運動習慣後,依然有關聯性。

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的發言人Andrea指出這篇研究反應出有些營養學者看診時的情況。很多客戶在改善飲食後就會說「我感覺很好」。即使是討厭吃水果與蔬菜的人也能找出一、兩種喜歡吃的。

GiancOLi表示,當吃大量蔬果變成習慣後,沒吃會覺得很奇怪。Oswald博士希望生化領域的研究人員能解開,蔬果為何會增進幸福的謎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24drs.com/WebMD/chinese_t.asp?page=1&WHO=091e9c5e80b6365a

詳全文 水果加蔬菜等於快樂?-生活新聞-新浪新聞中心 http://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20121019/8087500.html

發表於 總論 | 發表迴響